谢谢你总是陪我分享
我反反复复 你也从不笑我
谢谢你总是替我收藏
我胡思乱想 你只握着我手
让我释放 然后慢慢宽广
听着歌,脑海出现了一些画面:
那个不惜搭乘一个小时巴士到你大学,只为和你吃个午餐的中午。
那份一早准备好的午餐,然后在你办公楼下耐心等待,只为好好善用你只有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。
那些少数“煲电话”的晚上,有时是因为自己的不顺心,有时是发觉到你的落寞。
谢谢,如果说了出口,反而显得有点陌生。可是还是忍不住要和你分享,一首足以让人泪撒满脸的歌。
旭日还是夕阳?就看你从什么角度、什么心情去看待...
这几天一直在看书--《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》。书已经下载了一段时间,但因为看见许多负面的评价,而迟迟没把它“翻开”。有些人怀疑它的真实性,有些人说书中一些所谓的专业名词并不存在,有些人不满作者把疯子“天才化”了…… 基于太久没好好地看完一本华文书籍,我把它当成消遣。看了几天都没看完,这并不是我向来的看书速度。不知不觉中,我并不只是把它当消遣,而开始认真思考书中的一些概念,尤其是关于医学或生物的。
有时候,当我把一些奇怪的想法告诉朋友时,朋友说我想太多了。当身边的事物发展到一个超乎你能接受的范围,我们总是以“别想太多”来敷衍而过。仿佛只要不想,问题就不存在似的。这不是鸵鸟式的想法吗?而书中的疯子,都是因为想得太多,想出了许多新概念,让大家感觉到自己的comfort zone 受到了威胁,而被关进精神病院。
其实,精神病科是除内科外,我最期待的一个部门。但我从没想过要成为这方面的专业,因为我觉得自己很大可能会从医生变成病人。事实上,每个人都有潜伏的精神病,只是程度不同。 比如说,每个人都曾经患有轻微的忧郁症,不想见人、不想说话、对什么都提不起劲,甚至对未来有种绝望的感觉。只要找到宣泄的出口,不影响到人,不惹来别人的注意,那你还能自由地在街上走动。还有,我认为作家,尤其是畅销作家,都有成为妄想症的“潜能”。不同的是,作家通过大家能接受的管道来传送他们的想法,以委婉的手法让大家思考、甚至相信他的理论。如果真的要把人归类为“疯子”,那这些疯子只不过是没“正常人”掩饰得好、没找着宣泄的出口,又抑或是用错了方式。
我始终觉得那个把蚂蚁看成是细胞的精神病病人很棒!根据他的说法:蚁后是大脑,兵蚁是防卫组织,工蚁是细胞。工蚁聚在一起运输的时候,就是血液在输送养分。蚂蚁之间传达信号是靠化学物质,这跟人体传送讯息是一样的!看了这个概念,忍不住引用一句话:微观其实是宏观的缩影。
或许,类似让人哗然的概念只不过是病人在某处读到,而不是他们思考出来的。但,如果不是这本书,我想我不可能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。
只要能让人动脑思考,不管有无根据,都值得一读!而我始终相信许多“不可能”的可能性,可行与否,只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