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时,老师曾给我们一本小册子,吩咐我们把一周内做过的善事记下,例如:帮妈妈做家务、帮老师搬作业等。现在想起,不禁为这种教育感到黯然。
何谓善事?为何要这么做作?为何扶危济困不能是举手之劳?为何捐钱不能是发自内心的布施?为何有些人做了所谓的善事就想得到认可,甚至赞赏?
长辈常说:“助人为快乐之本。” 原以为这句话的涵义是--当你帮助了人,看见别人开心,自己也会快乐。我不否定这世界上真的有人做得到。但在自己和许多人的身上,我看见了不一样的原因--当你有能力帮助别人,证明你比对方更优越。这种优越感正是大家所说的快乐。
那天闲聊时,听见朋友说:
“我平时都有捐钱啊!几十块几十块地捐...”
在多数人的眼中,捐钱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,想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有多慷慨。为何行善布施不能像饿了就吃饭、渴了就喝水这么简单?当对方有需要,而你又有能力,那就毫无私心地给予吧!
有一次在学校,看见学弟学妹在讨论功课。听见其中一个说:
“你不知道咩?我们大学一年就学过了啊!是这样的......” 然后就滔滔不绝地向其他朋友解释一些医学原理。
我被这一句“你不知道咩?”所吸引了。我们总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。当别人为我们问题时,我们就先来一句“你不知道咩?”来羞辱对方。老兄,我要是知道了就不必问你啊!你这不是在明知故问吗?可为何偏偏许多人都喜欢这“明知故问”的问题呢?除了优越感,我找不到其他原因了。
就拿我这学弟来作比喻,他用一句“你不知道咩?”来向大家暗示说他知道了。接下来,还以一句“我们大学一年就学过了”来强调他很早以前就知道了。当他说完了这两句话,满足了他心里的优越感,才开始解答朋友的问题。或许,这就是他小时候所学的“助人为快乐之本”吧?
惭愧地,我之所以如此看人,是因为自己也会这么想。你也可以说我主观,自己是这样,以为其他人也是这样。无论如何,在还没理清真正的动机之前,我不会再贸然伸出手。因为所有事情都是相对的,当你心中升起优越感之际,对方心里也会同时萌起自卑感。而这自卑所带来的伤害,或许比你袖手旁观还要大!
别再让这丑陋的优越感操控自我、毁了助人的本义!
(图片取自网络)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4 comments:
“你不知道咩!我一直以来都喜欢看你的部落格!”
><很不错的文章!!
哈哈!
多谢捧场!^^
lailai, 谢了哦!我是时候应该检讨自己的说话语气与立场。=)
有时候,不小心说了类似的话,看见对方眼神划过一丝的不好意思,自己心里也觉得愧疚。这就叫无心之失咯!
Post a Comment